近年来,界首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,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和党中央、省委、阜阳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决策部署,积极践行群众路线,不断深化巡察监督机制,创新巡察举措,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事项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十四届市委巡察工作开展以来,界首市已开展10轮常规巡察和9轮纪巡联动“微巡察”,共发现问题5188个,移交问题线索232件,已处理处分228人次,全覆盖进度完成88.4%。
坚持人民至上 “靶向”监督提质效
“根据前期研判情况,本轮将采取‘巡察+协作区’方式,对全市9个‘软弱涣散’村开展直接巡察,重点围绕‘四个聚焦’,突出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重点问题的监督……”在2024年第四轮纪巡联动“微巡察”动员部署会上,界首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界首市坚持把对村(社区)巡察作为十四届市委巡察工作重要任务之一,围绕惠民利民、安民富民政策落实、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、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事项等方面细化6类58项具体监督重点,统筹谋划部署,合理安排轮次,挑选精兵强将,确保有力有序扎实推进。
为解决对村(社区)巡察监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分类不精准、对象不清晰、问题不突出、内容不聚焦、流程不规范等问题,界首市委巡察机构组织开展村(社区)摸底调查活动。通过“乡镇街道自评、市直部门联评、领导小组审定”的“三步分类法”,综合分析研判全市159个村(社区)人口规模、经济体量、信访矛盾、项目资金、班子建设等情况,分类定级、因村施策,细化制定巡察工作流程和环节,防止平均用力。同时,在每轮巡察对象确定后,通过部门会商、走访群众等方式,全面收集、系统梳理被巡察村(社区)实时情况和重点关注事项,动态调整巡察方式方法,制作针对性监督清单,推动对村(社区)巡察靶向发力、精准深入。
目前,已巡察149个村(社区),共发现重点问题2770个,移交问题线索97件,有效解决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,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,汇聚了发展共识,凝聚了干群合力,提升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。
站稳群众立场 “码上”监督增实效
“没想到,俺反映的村游园不能正常使用问题,竟然这么快就解决了!”面对巡察组的电话回访,界首市砖集镇郑庄村村民郑某某满心欢喜地说道。
此前,界首市委第四巡察组在对砖集镇郑庄村进行“镇村一体巡”时,发现有群众通过“码上巡”平台反映自然村游园缺乏管护,导致杂草丛生,无法满足群众使用需求问题。巡察组安排专人进行调查核实,并下发《立行立改通知书》,督促砖集镇党委和郑庄村及时协调解决。
这是界首市通过“码上巡”平台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。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反映问题渠道,提高群众对巡察工作的参与度、认可度,界首市委巡察办探索建立“互联网+巡察”的“码上巡”小程序,设置举报窗口、测评窗口、问卷窗口、建议窗口等版块,集巡察公告、问题反映、问卷调查、民主测评、整改评价及建议收集等为一体,便于让更多群众了解巡察、参与巡察、监督巡察,有效拓宽了群众反映问题渠道,推动巡察监督向基层一线和群众身边延伸。
对收集的问题、信访反映以及意见建议,界首市坚持同题共答,综合运用“线上+线下”双向监督,“立行立改+边巡边查+综合施治”分类处置机制,推动问题及时高效解决落实到位,让“有事找巡察”深入人心。
十四届界首市委开展巡察工作以来,对村(社区)巡察累计走访群众8670余人次,受理信访330件,立行立改推动解决高标准农田灌溉难、农村路灯不亮等民生实事114件,移交套取项目资金、违规收受礼金等边巡边查问题线索36件,形成强大震慑。
践行群众路线 “评议”监督促高效
“这次巡察整改成效评估,我作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代表全过程参与其中,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,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村里工作的实际情况……”界首市委第一巡察组对陶庙镇蒋庄村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评估后,该村监督委员会成员杨某某在评估工作总结会上说道。
界首市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巡察工作好不好、整改成效行不行的重要标准,探索建立巡察整改成效评估机制,对涉及群众利益事项由群众评判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见面会、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,让群众对村(社区)党组织重点问题整改及整改总体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,真正把参与权、知情权、评判权交给群众,让整改成效与群众“面对面”,有效打通整改落实和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同时,在集中整改期间,由村级纪检委员、党员代表、群众代表负责对涉及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动态监督,避免整改“雨过地皮湿”的现象发生。
截至目前,全市已累计督促146个村(社区)到期完成整改问题2644个,到期整改完成率99.2%。
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巡察监督机制,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、痛恨什么,就重点巡察什么、纠正什么,切实增强巡察监督的针对性实效性、精准性,让巡察监督既有力度,更有深度和温度,不断提升巡察工作在群众心中的认可度、满意度和好评度。”界首市委巡察办主要负责人表示。